“含金量”十足的“扫地僧”
是什么给了宁波向上腾飞的底气?宁波雄厚的产业基础,当仁不让地成为创造经济价值、吸引人才的基石。今年,宁波制造的硬核实力有了最新数据支持——
截至目前,宁波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3家,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宁波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达182家,超越深圳,在非直辖市城市中雄踞榜首,其中不乏大量大牌背后的“名配角”,以及“国之重器”的“幕后英雄”。
当“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被写入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宁波这座盛产“扫地僧”的制造业强市,将为“制造强国”贡献更大力量。不仅如此,宁波还在铺设数字化改革与科研创新的“基础设施”,补齐科教的短板——
3月,宁波城市大脑正式启用。作为宁波数字化改革重大标志性工程,它凭借“一屏观天下、一脑管全城”的科幻图景,搭建数据治理的“驾驶舱”。调整信号灯助你“绿波”出行、联动多部门抗击台风、帮你一键搞定办事……都是它的智慧应用。
5月,甬江实验室挂牌成立。它肩负着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使命,将围绕国际前沿战略新技术、宁波“246”产业需求与难点展开攻关。今后,宁波有望突破更多“卡脖子”难题,在科创领域“办成事、做大事”。
6月,宁波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成为继“北上广深苏杭”之后全国第7座达到这一规模的城市。乘着注册制改革、北交所开市的东风,宁波广大制造业企业,将迎来拥抱资本市场的舞台。
“向东是大海”迎来里程碑
“港通天下”是宁波另一张耀眼的名片。正是一批批优质的“宁波制造”,让“宁波品牌”享誉全球,而坐拥世界第一大港的宁波,也在源源不断把“中国制造”输往世界,让更多全球好物“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宁波的开放型经济领域迎来3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双11”期间,宁波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进口额突破1000亿元的城市;1-11月,宁波外贸在年内突破万亿大关,成为继上海、北京、深圳、苏州、东莞之后,全国第六座“外贸万亿之城”。
12月,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成为继上海港、新加坡港之后,全球第三个跻身“超3000万标箱俱乐部”的重要港口。同时,宁波舟山港的国际航运中心综合排名,首次在全球TOP10占据一席之地。
作为对外开放的高地,宁波号称每4个人就有1个从事外贸相关工作,即便是在疫情席卷全球、海运价暴涨的压力下,依然扛住风浪逆势前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宁波还在努力破解“大港小航”的难题,朝着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进军。
向东是大海,风正一帆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