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瑾
核心提示
在中国当代史上,2001年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页——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一锤定音”,宣告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员,我们从此打开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大门。
中国入世20年后的今天,宁波进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外贸企业的数量和进出口额规模,分别较2001年增长约10倍、16倍。
融入全球供应链,2万余家宁波进出口实绩企业,秉持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商帮文化精神,书写着“港通天下”的新诗篇。
千军万马闯世界
宁波的自营进出口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彼时的进出口经营权基本为国企所有。20世纪末,历经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宁波在全国率先突破国有外经贸企业“员工不能持大股”的禁令,迅速引起全国各地效仿,并允许民营企业在保税区注册公司,承接外贸业务。
这番轰轰烈烈的“改制潮”,激发了宁波“千军万马闯世界”的热情——中基宁波与国资完全脱钩,引进民企雅戈尔投资,焕发新生;包括赛尔集团、美博集团、乐歌股份在内的大量宁波外贸“领头雁”也都从这个时代起家,以民企的身份获得外贸“第一桶金”。
“时来天地皆同力”。等待着这批“急先锋”的,是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的振奋消息。
时至今日,宁波甬泰平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定英仍记得入世前后的一届广交会,在那里,她体验了“一颗水果糖,引来大订单”的传奇经历。
当年,王定英所在的公司没有独立摊位,只能借助中国轻工商会提供的方寸之地挨个给外商发名片。考虑到当时展馆里鲜有食物,他们便在桌上摆了水果糖,没想到真把外商引来了。
“一位美国客人逛累了,在我们这坐下,闲聊时问我们做不做手工编织的工艺包袋,我们给外商递了名片,并答应给他寄样品。愉快的合作让我们成为多年好友。如今,当年那位美国客商已从小小的个体户,成长为横跨针织鞋帽、箱包、家纺等品类的采购集团负责人。他相信我们的能力,邀请我们一起研发新品。”王定英称。
2004年,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从业“门槛”全面放开,大量工贸企业登上历史舞台;2005年,主导全球纺织品贸易数十年之久的配额制被取消,清除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关卡”……从2001年至2008年,宁波进出口额从88.9亿美元增至678.4亿美元,翻了近7倍。
精兵强将拼制造
“没有一条路无风无浪”。2008年,当金融危机爆发,许多欧美客商都被风暴席卷,令宁波外贸人唇亡齿寒。
柬埔寨宁波商会会长沈琦辉记得,当时贴牌代工出口欧美的企业,不知有多少因接不到订单而停产倒闭。多亏一家新加坡企业“雪中送炭”,把订单分一部分给他们的工厂,这才缓解燃眉之急。
而随后发生的欧债危机,以及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崛起的东南亚竞争对手等众多逆境一直考验着宁波外贸人定力和实力。所幸,不少宁波工贸企业在闯世界中磨砺出了硬核的制造实力,锻炼出了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2006年,宁波东恩精密机械厂还是北仑春晓一家只有5人的小作坊。这一年,现任宁波美联外贸服务有限公司的意大利高管贝莱瑞(Belleri)与东恩精密结缘。如今,东恩精密已凭借出色的品控能力,成为德国清洁巨头卡赫稳定的零部件供应商,年出口额超过1.5亿元。
“一开始,老贝在宁波负责卡赫的零部件采购,我们帮他做了一个测试模具。后来,他帮我们联系意大利工程师,手把手指导工艺改进,引入真空压铸等先进技术理念。我们就像同事一样,一起成长进步,一起研究技术,一起团队作业。”东恩机械总经理黄国恩说。
无独有偶,特斯拉的核心供应商旭升股份,曾是老贝最早接触的宁波模具厂商之一。在他帮助下,旭升股份成功研发出工业高压泵箱体,打破了德国和意大利的技术垄断,大量国际订单纷至沓来。而后,旭升股份挺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赛道,并于2017年登陆A股市场。
早在2005年,博威集团董事长谢识才就拍板决定赴越南建厂,通过全球布点迈向世界舞台。2015年,博威收购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贝肯霍夫,把世界制造的精度提升为顶尖的微米级,在精密切割丝领域的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
“加入WTO后,我们打造了非常完善的供应链,以至于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替代国。过去,我们生产一件套头衫,成本不过几元。现在,我们能生产带芯片的电动工具、新能源配件,设计和工艺水平都大幅提升。”应秀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