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释放资金约1.2万亿

降准对股市影响几何?

12月3日,高层明确释放降准信号。12月6日,素有“牛市旗手”之称的券商板块一度大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股票投资者的乐观情绪。

事实上,降准一次性释放出大量流动性,对股票、债券等具有“普惠”效应。从板块来看,降准通常令高负债率或资金敏感型板块受益更多,如银行、券商、地产、综合、有色金属、建筑、建材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9年1月降准。2019年1月,伴随着央行全面降准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出大量流动性,证券市场在一片欢腾中上演“股债汇商”大联欢行情。当月上证指数上涨3.64%,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15基点,人民币汇率升值2.33%,螺纹钢期货大涨9.03%。

2014年以来,央行共进行了20次降准。降准公布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有11次上涨,8次下跌,上涨概率接近6成。而12月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16%、下跌0.38%。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钟正生认为,对股票市场而言,降准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对于预期业绩增速较高的成长股的提振作用较强,岁末年初之际的“春季躁动”行情或将前置。

不过,天风证券研报认为,降准类似于“信号弹”,全面宽信用类似于“大部队”。“信号弹”来了,但“大部队”不一定能来。没有宽信用的降准,或对A股市场不会有大的影响。比如,2018年3次降准、2019年9月降准、2021年7月降准,随后都没有宽信用。

天风证券研报称,如果信用出现全面扩张,那么,金融、地产可能会出现一波交易性机会。当前,可能正处于“信用收缩后期”向“信用扩张前期”过渡的阶段,对股市而言,更多是结构性机会。比如,新基建、新能源、碳减排、高端制造、专精特新等板块。

综合央视、上海证券报等报道

新闻延伸

降准是什么意思?与降息又有什么区别?

所谓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存款准备金?

简单来说,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要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央行来保管。而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要求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盲目放贷,导致银行没有充足资金兑现储户的存款。

降准和降息有什么区别呢?

降息是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没有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向。其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但不一定代表货币流通量就会因此增加。

降息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降低央行存款回报,让钱进入银行之外的市场,提高交易活跃度;二是,可以降低贷款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简单的来讲,降准是投放流通货币,降息是鼓励投资。

2021-12-09 4 4 东南商报 content_51804.html 1 3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释放资金约1.2万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