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申磊
通讯员 江嘉俊
“以前早上经常被垃圾清运的哐当声吵醒,现在这些烦恼都没有了!”“现在,半夜里听不到电梯的轰隆声了。”……最近,家住岳林街道绿都小区的居民欣喜地发现,小区生活环境正悄然变静。附近的时代望府小区居民王先生也有同样感受:“以前这个时间必须紧闭窗户,现在能听着鸟鸣声。”这些“听得见的改变”,正是我区推进“宁静小区”建设取得实效的生动缩影。
从消防泵低频噪声到垃圾清运扰民,从市场喧闹到电梯老旧轰鸣,噪声问题曾是困扰多个小区居民的“老大难”问题。如绿都小区共41栋住宅楼、1794户居民,消防水泵、老旧电梯噪声等现象是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顽疾。与承担全区60%农副产品供应的大桥市场仅一路之隔的时代望府小区,自2020年市场搬迁至现址后,每日凌晨数百辆货车的轰鸣、金属货架碰撞声,也长期困扰着小区1500余户居民。“孩子备考常被惊醒”“老人神经衰弱加重”……居民投诉记录积累了厚厚一摞。
改变始于我区系统性、分类施策的噪声治理“组合拳”。今年以来,我区不断推进“宁静小区”建设,积极探索多元共治、分类施策的治理方式,针对不同噪声源,采取差异化解决方案,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转变。
在绿都小区,针对高位水箱稳压泵低频噪声难题,绿都小区业委会主动承担屋顶消防设施维修的组织协调工作,区消防救援大队同步开展稳压泵技改方案深度论证,确保降噪与安全双达标。针对清晨垃圾清运噪声,区住建局创新推出《小区垃圾清运时间调整告知函》标准化模板,小区物业根据居民诉求动态优化清运时段并公示,从源头减少扰民。目前,小区垃圾清运时间已调整至早上8时后。针对电梯噪声,区住建局将老旧电梯“安全更新”与“降噪治理”捆绑实施,截至8月底,48台老旧、噪声严重电梯已全部完成更换。“新电梯运行几乎没声音,再也不用担心半夜被轰隆声吵醒了。”住户赵先生感慨道。
在时代望府小区,区纪委监委、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公安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住建局、农商控股集团群策群力,针对大桥市场的噪声问题,系统性推出物理屏障、专人值守、柔性劝导三重治理举措。大桥市场西侧竖立起高2.5米的微孔铝板隔音屏,奉化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数据显示,早高峰时段的小区噪声值已明显下降,达到宜居标准。市场管理员每日凌晨4时上岗,开展现场秩序维护与噪声管控,“现在所有进出货车都配备了消音踏板。”市场管理员老张介绍道,“货物装卸声已从刺耳的金属撞击变为低沉的‘咚哒’声。”大桥市场内,不少摊位醒目位置张贴了《降噪提醒》,“起初觉得麻烦,但听到居民反馈‘最近睡得好’,我们也很欣慰。”水果批发户陈女士向记者展示市场统一配发的静音滑轮货架。
我区“宁静小区”建设不仅注重“治标”,更着力构建长效治理机制,通过多部门协同、全过程监督,确保治理成效持续巩固。区生态环境分局依托漠视群众利益噪声污染防治专班机制,邀请区纪委监委专项介入督导,多次召开协调会压实部门责任,建立《宁静小区问题销号单》,确保每一问题整改闭环。区公安分局在“交通噪声重灾区”增设高峰柔性疏导岗,劝导司机减少鸣笛。此外,居民、市场管理方等多方力量也被广泛动员——时代望府小区业委会组建“静音监督团”定期巡查;大桥市场电子屏滚动播放居民拍摄的文明装卸短视频……
数据显示,我区“宁静小区”建设成效正在不断凸显。今年以来,我区在绿都小区、时代望府小区、长汀云庐小区等9个小区开展专项整治,累计整改噪声问题45个,整改完成率达97.82%。绿都小区垃圾清运投诉实现“清零”,电梯噪声投诉率下降95%;时代望府小区早高峰噪声值显著下降,达到宜居标准。
从市井喧闹到静谧宜居,从投诉频频到民心回暖,“宁静小区”建设不仅是一项噪声治理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它体现了城市治理中精细化和人性化的双向推进,更书写了市井烟火与静谧生活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未来,我区将持续深化“宁静小区”建设,让更多小区按下“静音键”,让居民实现“推窗见绿、闭户享静”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