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凉亭

柳星翼

在奉化与宁海交界地的地方,四周群山逶迤,中间盆地。正中有个古老的村庄,村民多姓胡。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权臣胡进思携幼子路过,看中此地的山清水秀,又如世外桃源避乱世纷争,就让幼子胡庆在此定居。胡进思觉得这里风景有陆上蓬莱之味,取村名为蓬岛。村西有座大山,雄壮敦厚,就称蓬岛山。山下,有个砖石亭子,村里人唤作新凉亭。

凉亭一般在两村之间,或在田边,主要供人休息、纳凉、遮风挡雨。里面基本供的是土地神。有了它,人们会对凉亭敬畏,对公共设施不动坏心思。

新凉亭不新,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绿色的藤蔓爬满石墙,由上千块大小不一从溪涧就地取材的石头堆砌成,屋顶用的是蓬岛山上砍下的杉树树干做的椽子和栋梁,盖上村里土窑烧就的黑瓦。凉亭面积约五平方米,地面是高低不平的泥地,两侧放了三四根有些年头未上漆的原色四脚长方凳,供人们歇脚。西北面最靠里是一个由几十块溪石垒成抹了些水泥的坛子,供的是一个石头胖和尚雕像,线条粗犷,看上去有些年份。据说石像是农户挖猪舍挖出来的,非常灵验。坛上还放有一个香炉,用砖土烧就,里面满是村民用佛香烧剩的红色残柄,和黑色香灰。

随着村民生活逐渐改善,凉亭也从五平方米扩建到十平方米左右,两边的木凳子变成了两排砖头砌的水泥座。因为太凉,水泥座上放了里面塞了稻草的布垫,后又换上村民自己家缝制塞了废布头的坐垫。地面浇筑水泥,没有原来一下雨就泥泞湿滑的感觉。

凉亭是当地的公共建筑。村里的孩子会在小溪中嬉水,捉鱼虾,累了跑到凉亭里休息;每逢暑天烈日,周边干活的农民会到里面来纳凉喝水、吃点心;上山砍柴的樵夫挑着重重的柴草到此歇脚,走到下面小溪,用清凉的溪水洗一把脸。

每天午后,我去山上放完羊,会在新凉亭里等一段时间,睡一个午觉,再去找羊。每逢大雨,我和羊一起躲在新凉亭里。供桌上小酒杯里甘甜的凉开水,那是村里一个哑妇,每天风雨无阻带着水壶来换水,供给她心目中敬重的土地神喝。哑妇每天还义务打扫凉亭。农历过年时,是凉亭最热闹的时候,我的父母和一些村民会挑着烧好的鸡、猪头、鱼等,来凉亭还愿或感恩一年的收获。再后来,墙上挂满了书包,每逢考季,总有妇人来为儿孙祈福。

随着老一辈人的故去,年轻人走出小山村,去山外面城镇学习和工作,村里只留下一些当年的年轻人,现在也变成了老年人。随着科技发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烧饭都用上了天然气,上山砍柴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蓬岛和周边几个村因为造水库全部搬到了城里。

蓬岛山依旧苍翠,山上开了一簇簇无名的白色野花。山脚下清澈见底、布满圆圆鹅卵石的小溪依旧无声地流淌着,只是新凉亭的确看上去太旧了,像个被遗忘的老者。清明回乡时,我走进新凉亭,慈祥的土地神笑眯眯地看着我,好像外婆看到我回来时的样子。两边的座位布满了灰尘,神坛、神像、布幔、锦旗、书包上也有了厚厚的一层灰。那些温暖的旧时光,都被封存在这座斑驳的凉亭里了。

2025-07-17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25069.html 1 3 新凉亭 /enpproperty-->